[天幕]皇帝聊天群: 第172章【VIP】

您现在阅读的是老书摊文学www.laoshutan.com提供的《[天幕]皇帝聊天群》 第172章【VIP】(第2/2页)

郡蕲县(位于安徽宿州)的狱掾曹咎,写信给栎阳的狱掾司马欣,因这件事,项梁的罪行被了结。

    之后项梁回到会稽郡吴县(位于江苏苏州)积蓄反秦势力。

    项伯杀人,是居住在下邳的张良隐匿他的行踪。

    显然,六国余孽联系相当紧密。

    ………

    刘季正带着沛县军卒及部分亲信驰往淮阴。

    见天幕之言,暗自认同。

    他曾去砀郡外黄多次与张耳交游,又曾任泗水亭长接待四方来客,自是清楚六国旧贵族旧臣的动向。

    也正是因此,他在始皇帝还活着的时候就笃定大秦必乱,早早以“赤帝子斩白蛇“之说为自己造势。

    【嬴政:灭国之后,应屠城,或诛尽旧贵族旧臣?】

    嬴政冷下脸。

    他只是将各国王族和大族迁徙关内或蜀地,最多也就诛杀其王。

    对暗中作乱行谋逆之举的六国余孽,虽是不胜其烦,但还真没有尽诛六国旧臣之意。

    甚至在嬴政看来,六国既然已经并入大秦,顺秦者即为秦民。

    结果陈胜吴广一反,半年不到六国全部复国?

    这显然是指六国旧臣从未忠于秦!

    【秦念:不,我只是说祖龙你这么做,是因为你善,而这群虫豸辜负了你的善。百姓无辜,屠城放在任何时候都是大错特错。】

    【嬴政:……】

    如果不是确定秦念对自己恭敬有加,嬴政都要怀疑这是在讥讽他。

    善被辜负,说明他就不该善!

    但很快嬴政就在看到后半句时,想起项羽屠咸阳一事。

    刘邦入关中,秋毫无犯。

    此刻,始皇帝的民心骤升十余名次。

    六国旧民在此刻想起后世秦皇曾言“屠城成风的秦末”。

    那项羽屠咸阳之前,就是“喜屠城,所过之处无不残灭”。

    两相比较,新秦人只觉庆幸。

    陛下不是项羽那等屠杀百姓的残暴之徒!

    【刘邦:虫豸之说……其实亦有非为一己私利,只因忠于旧国而欲复国者,秦皇亦是复国之人。】

    刘邦知道秦念为何怒斥六国余孽为虫豸。

    她此前就说过“只顾自身利益不顾天下百姓的六国旧贵族为了复国,必会倾尽全力围杀刘季”。

    但刘邦看到怔愣的子房,还是忍不住为其辩解。

    他不认为彼时的张良看完天幕之后,会为私利围杀“刘季”。

    【秦念:你是说张良?那你问问他,看到复国后的韩王投降匈奴劫掠华夏百姓,他心中有几分愧疚?】

    始皇帝时期。

    张良不敢置信地望着天幕。

    复国后的韩王,投降匈奴劫掠华夏百姓?

    其实此前秦念就曾说与匈奴勾结劫掠华夏的陈豨“与韩王信部下暗中勾结”。

    只是秦念仅提了这一句,张良就可以将“韩王信部下”视为非韩王信本人,或韩王信只是与陈豨相约叛汉,并未与匈奴勾结。

    此刻张良无法再自欺欺人。

    连续八个话题,张良也逐渐认同秦念所言华夏重于社稷。

    尤其今日,秦念让刘季继承彼时之秦,更是让张良深受触动。

    如今再看韩王勾结匈奴,张良岂能不为之惊心?

    【刘邦:……】

    留侯张良此时只能沉默以对。

    其实他早就发觉始皇帝一统天下不是错,反而是唯一的止战之道。

    故汉室初定,他就有隐退之意,也未入韩国辅佐韩王信。

    得知韩王信投降匈奴时,张良只叹韩国就此而亡,不再有复国之念。

    并无……半分愧疚。

    此刻他仿佛再次直面“未曾谋天下民”的指责。

    不同的是,七十日前他只觉秦念的激将法过于拙劣。

    而如今,秦念分明未作此说,张良却不由得扪心自问:

    可曾谋天下民?

    可曾为韩民谋?

    【秦念:春秋战国的五百多年纷争,因秦一统天下而止。秦因军功爵制未能停下战争机械,三征南越也的确造成诸多伤亡——但那也远远好过华夏内战不止,百姓永无宁日。】

    【秦念:像陈胜这样活不下去揭竿而起,像刘邦那样有意承秦一统,朕都能理解。】

    【秦念:可想要复国的六国余孽只在乎一家一姓之利,不在乎百姓的死活!他们不仅想要分裂华夏、重演战国之乱,甚至还会勾结匈奴残害华夏百姓——开历史倒车的废物们,说他们是虫豸都算侮辱虫豸。】

    两朝的“六国余孽”都被辱骂得面无人色。

    看着嬴政和刘季同时上升的民心,他们清楚这不仅意味着皇帝获得民心,更意味着六国旧民开始抗拒复国。

    准确地说,是抗拒内战不止、永无宁日。

【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.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】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