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阅读的是
老书摊文学www.laoshutan.com提供的《鹤唳长安》 130-140(第15/19页)
与沧浪阁有关,总也得明白内情为何啊。”
裴晏定定道:“我若问,你可说吗?”
“当然不,至少现在不会。”
姜离答得飞快,裴晏不禁气笑,“你倒是坦诚,既是如此,我又有何好问?”
姜离暗松口气,见裴晏面黑如锅底,她一时看的莞然,“若真能为沈氏伸冤,你早晚也会明白,更何况你本就记挂着沈家……”
姜离想来只觉很是不易,不禁问:“你当年和沈家那位公子情谊极深?”
裴晏一默,思绪也悠远一瞬,“同为朝廷子弟,初入江湖,与武林世家子们并不投契,并且我在武学上的天赋并不算高——”
“怎么会?”姜离是真的惊讶,“你当年年纪轻轻便于师门比武大会夺魁了。”
时至今日,姜离与裴晏论起往事,才有了几分旧日熟稔之感,裴晏望着她,眼底似有慨然,便索性道:“那皆是苦练而来,比起我那位师兄,我的禀赋只能算平庸,否则,当年便不会身受重伤要你为我医伤了。”
裴晏目光有若实质,一字字更是深沉有力,似不由分说地将昔日旧事摆在姜离眼前,姜离心腔重重一跳,“但……但你即便伤势还未愈,也还是夺魁了。”
显然在姜离心里,裴晏本就是文武双绝之辈,他听得弯唇,“那一年虽是夺魁,却也是惨胜,这还是多亏了我那位师兄当初在我身上花了不少心力。”
沈渡虽未提过年少旧事,但裴晏这一席话却是解释了一切。
姜离也心生慨然,“但你如此尽心还是十分难得。”
说至此,姜离心弦忽而一紧,“你说过,陛下是猜忌多疑的性情,若他知道你这些年来有此心,那……”
见姜离这样快便担心自己安危,裴晏眉目越是舒展,“不错,陛下不仅猜疑之心重,更对他深恶痛绝,在没有证据之前,此事只能在暗处。”
景德帝为帝四十年,在那至高之位这样久,帝王威仪自是雷霆万钧,而这些年来,武林与朝廷面上井水不犯河水,但两方暗地里多有角力,而沈渡不仅去江湖上自立门派,还接连诛杀多位朝廷命官,在景德帝眼中自是罪该万死之辈。
“我明白,不打草惊蛇才是最好。”
话音落定,见裴晏案牍之上公文堆叠,姜离便告辞道:“今日也没别的事了,就不多留了——”
“公子,信回来了——”
姜离话没说完,九思忽然大步而入,他手中握一信筒,快步走到裴晏跟前道:“两刻钟之前信鹰到的府里,府里人快马送过来的。”
裴晏起身接过,姜离不知是什么紧要之信,便道:“我先走一步。”
一言刚出,裴晏面色一变,“慢着——”
见他如此,姜离自然暂留,而裴晏剑眉越皱越紧,待看完信笺所言,赫然看向姜离,“你确定在济病坊厨娘家中看到的神像与冯筝书中所见一模一样?”
姜离这才明白信从何来,点头道:“那神像我记不清了,但那些凶兽纹样我一定不会记错,怎么?知道是哪方神佛了?”
“并非神佛。”裴晏沉声道:“你看到的四方凶兽纹样,极可能与百年前一个武林魔教有关,此魔教覆灭后,余孽逃入北齐,在北齐建了一个名叫无量道的邪教坑害百姓,祸乱朝纲……”
第139章 死灰复燃
“大抵百多年前, 武林之中出现了一个魔教名唤无量神教,其本源是从西域巫毒教传来,传闻是由叛逃的巫毒教大祭司建立,后于中土武林发扬迭代, 其教义融合巫毒、魔功、邪典、扶乩以及中原本土的上古诸神崇拜, 打着无量千秋、一统江湖的名头, 又笼络了一帮心术不正之辈,以邪功神道为祸武林,后经数年风波才被名门正派诛灭。”
“魔教虽灭, 但有部分余孽带着他们的教义逃去了北齐,到了北齐后,他们先蛰伏了十来年,后来, 借他们教中以邪术修炼长生的分支,建立了无量道,这个无量道抛却江湖上的魔功、巫毒之术, 只以邪神崇拜蛊惑百姓, 敛财牟利, 后来一度发扬光大, 甚至与北齐朝廷中人勾结, 其首领名唤无量圣主, 还当过北齐国国师,其人以当时的皇太子为傀儡谋反, 后被北齐皇族和几大世族诛灭。”
信笺之上所言简明扼要,裴晏一口气说完前情, 又凝重道:“这些江湖旧事,我在师门中有过耳闻, 但已过了百多年,大家也只当奇闻轶事来说,比起魔教,后来的无量道距今只有六十来年,长辈之中听过的或许更多些,当年北齐闹得沸沸扬扬之时,我朝正值永昌帝在位,她十分警醒此事,并未使邪道传入大周,已经过了这么多年,这些邪道之物竟出现在长安内外,这不得不令人心惊。”
姜离也听得背脊发凉,“这无量道如何蛊惑民心?”
“他们信奉一个无量天尊,此尊者并非佛家道家的天尊,而是他们本源巫毒教中的邪神,并且他们还传言,说这个无量天尊过三五十年便会转世为人,此人是人间的无量圣主,只有跟随此人修行,方才能求得无灾无厄,无量长生——”
裴晏拧眉道:“惯常用的法子,不外乎是传播邪道教义,用坑蒙拐骗之术诱哄百姓入教,成势后谋取钱财与名利,若未记错,这无量道还推崇男女双休的阴阳相和之术,借此牟色害人,而那无量圣主,则是比帝王更神通尊贵,普通教众可为期赴汤蹈火,除此之外,这邪道虽不推崇魔功,却仍大行扶乩祭祀之术,甚至常有活人主动献身祭祀,凡信教着,不仅人财两失,还常常死于非命。”
姜离忍不住道:“济病坊那位大嫂身患重病,病危之时仍未就医,我记得她房中的神像被香火熏得发黄,一看便是日日供奉的,但当时我并未多问,若要确定真假,只怕得再走一趟那位大嫂家里才是。”
裴晏看了一眼窗外,“此事非同小可,事不宜迟,现在出城你可方便?”
眼下还未到午时,姜离想了想道:“出城无碍,但最好带个济病坊的孩子去那位大嫂家里,她夫君早逝,如今只有年迈的公婆和一双儿女,我们贸然上门,或许会吓得他们不敢直言。”
裴晏颔首,“那便先走一趟济病坊。”
如此一拍即合,裴晏立刻吩咐备马,二人正走出值房,迎面却见宁珏一身锦衣走了进来,瞧见姜离在此,宁珏一惊,“咦,薛泠?你不是在病中吗?”
裴晏眉头微皱,宁珏已快步迎上来,“师兄,你们这是去做什么?薛泠,你的病可好了?”
姜离也没想到宁珏天天往大理寺跑,只好道:“我的病无大碍了,我和裴少卿正打算出城去……”
“出城?出城做什么?”
宁珏一脸好奇,裴晏道:“我们要去办正事,你有何事等我回来再说。”
裴晏利落表态,宁珏一听立刻道:“我今日休沐,你们要做什么,我也可以帮忙啊,薛泠能帮师兄,那我更能帮了,不是医道上的事吧?”
宁珏眼巴巴望着裴晏,裴晏拒绝道:“此事人多反而碍事,你若实在无事,不如去东宫陪陪宣城郡王……”
裴晏说着已迈步朝外走,姜离自然跟上,宁珏见状,也忙不迭跟来道:“师兄,你就带上我嘛,薛泠,你们要去哪里?难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【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.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