鹤唳长安: 80-90

您现在阅读的是老书摊文学www.laoshutan.com提供的《鹤唳长安》 80-90(第14/18页)

虽势单力薄,但也养了几个心腹,打听市井之事、探问衙门寻常之事还算便捷,可如今是拱卫司在查办,她听阁主吩咐没敢轻举妄动,且她功夫一般,也不可能亲去探看,至于当年的旧事,她说等她回长安之时开元钱庄的人都换过一轮了,韩煦清是有几个徒弟,但他们早离开长安了,不知拱卫司如何有了他徒弟的画像。”

    怀夕说的紧张起来,“难道拱卫司捉到此人了?”

    姜离招了招手,令下一位病患进门,一边看诊一边道:“待会儿先入宫一趟,别的出宫之后再议。”

    怀夕明白过来,只在旁帮忙,直等到酉时过半,最后一位病患方才看完。

    姜离如昨日那般直奔宫城,待见到和公公,一路往内苑而去,入安仁门后,忽见内苑的巡防禁军比往日多了不少,“公公,怎么忽然多了这么多禁军?”

    和公公道:“是因修建陛下的万寿楼,从前岁开始,将作监和工部就在为陛下的六十大寿做准备,如今万寿楼前四层已修好,七月之前,是一定要竣工并装潢好的,虽说还有六个多月,但这楼有九重高,待修出来将会是整个大周最高的楼台,因此余下的时间已不算多了。将作监和工部也清楚,年后又多增了百来个工匠,如今那里的工匠和杂役来来往往有三四百人,即便早已铸墙隔着,也得要加派守卫以防生乱。”

    景德帝的生辰在八月初十,今岁是他六十整寿,朝野上下一早就在想如何给帝王庆生,想来想去,商议出筑楼台之策,景德帝在位近四十年,极少在内宫大兴土木,如今到了花甲之岁,耗些资费庆一庆万岁寿诞也不足为怪。

    见姜离往东北安礼门方向看去,和公公道:“万寿楼修筑之地,在内重门和安礼门之间,紧挨着后宫城城墙,计划的楼高九层,待修筑完成,将有四十丈高,算上塔刹,得有四十多丈,到时天气好的时候,在百里之外也能看到高耸入云的楼台,如今那修筑之地早已被高墙隔绝,工匠们也是从安礼门进出,但到底这内苑偶有陛下和妃嫔们游幸,皇后娘娘也住在这里,所以护卫是越多越好。”

    姜离忙道:“正是此理。”

    怀夕跟在姜离身旁,忍不住道:“四十多丈高的楼,那得是多高啊!”

    和公公笑道:“不说百里之外了,只要进了长安城,是一定能看到无疑的,等到了陛下寿诞那日,陛下会带领文武百官在万寿楼庆贺,长安百姓们也尽可到安礼门之外为陛下献寿,楼台够高正好能与民同乐。”

    姜离忍不住问:“听闻这楼是小郡王主持修建?”

    和公公颔首,“正是,不过小郡王年纪轻,还是有工部和将作监的老师傅在旁协助的,只是小郡王在营造上天份的确极高,将作监那些老师傅都服气。”

    北苑内多楼台高阁,安宁宫又在西北角上,此时往安礼门方向看还看不到万寿楼,但想到李策年纪轻轻便主持这样的盛事,姜离也不禁为他开心。

    眼见着安宁宫近在眼前,和公公又一叹,“不知姑娘知不知道,娘娘这病便和这修楼有关呢,万寿楼选址是看了风水的,北苑之中要拆些景观和楼阁屋舍,这么一合计,便有人提出来要把当年长公主的凌云楼也拆了,这才让娘娘气着了。”

    姜离道:“前日萧姑娘和娘娘所言,我猜到了一二。”

    和公公连连叹气,待进了安宁宫,忙打起精神前去通禀。

    姜离带着怀夕入殿见礼,便见萧皇后正在窗前榻边对弈,她别居宁安宫多年,练就了一副左右手对弈之技,常常在棋盘前一坐便是半日,见她望着棋盘出神,姜离起身后站在一旁静等着未出声。

    足足一盏茶的功夫,萧皇后才左手艰难地落下一子,这时往姜离身上瞟一眼,“会下棋吗?”

    姜离敛容道:“会,但棋艺极差。”

    萧皇后嗤笑一声,一伸手,佩兰连忙上前扶起她,“本宫今日又轻省了些,你这孩子年岁不大,医术倒是精进,你师父把你教的这样好,她在江湖上可有什么盛名?”

    姜离谨慎道:“师父早些年还常外出走动,这十多年已经不怎么出来了,倒也没太大的名头。”

    萧皇后入寝殿躺下,“你是个有福气的,幼时波折了些,福气还在后头。”

    “多谢娘娘吉言。”姜离说着给皇后问脉,片刻容色稍霁,“娘娘脉象已平滑许多,但今日还是要施针,药方稍后我再换一副新的。”

    萧皇后应了一声,更衣后闭眸躺了下来,姜离如常施针,因手法极好,萧皇后不觉痛,反而呼吸渐渐悠长,似寐着了,姜离见状,一刻钟后取针之时便格外轻巧。

    收拾好针囊时外头天色已经黑透,姜离惦记着拱卫司之事,心中微急,面上轻声道:“劳烦姑姑取来笔墨——”

    佩兰应好,姜离便至窗前矮榻上写新方,又叮嘱道:“娘娘如今舒活许多,方子便按温中当归汤方服用。”

    佩兰一听了然道:“这方子娘娘从前也用过。”

    姜离自然知道,她下笔行云流水,很快便写好递给佩兰,“我只在常规用量上做了调整,一日三服,姑姑应当知道如何煎熬。”

    萧皇后仍闭着眸子躺着,像真睡着了一般,姜离轻声提告辞,佩兰姑姑把姜离送到殿门口,看着和公公与姜离一起出安宁宫。

    佩兰看着姜离的背影面露欣慰,待姜离的身影消失,她方才往方子上看了一眼,这方子并不算稀有,其中当归、干姜、木香、人参等药材都算常见,一说药方名所有的大夫都会开,药材虽固定,剂量却要凭病况来定,皇后从前调理时便用过多副,但外人有所不知的是,皇后极厌姜味儿,因此这道药方还需调整。

    此念刚出,佩兰忽然眉头一皱,她面露惊色,又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方子,确认没有漏掉任何一味药后,神色愈显古怪,她快步往寝殿去,进了内殿,见萧皇后侧躺着,显然尚未睡着,便道:“娘娘,真是奇了,您看薛姑娘开的方子……”-

    和公公陪着姜离出宫,姜离步伐疾快,目光也不时往禁中西北方向看。

    和公公边走边道:“娘娘这次总算渡过去了,姑娘您别看娘娘年纪大了,可她骨子里那倔性儿是几十年如一日,这看病用药也得依着她的性子来,可是把上上下都折腾的不轻,折腾是事小,她老人家年纪大了,底下人经得起,她自己可经不起……”

    和公公追随皇后多年,言辞上也颇为随意,姜离本来还在想拱卫司之事,一听到此处,脚步忽地一滞,她脑海中电光火石闪过一念,人都僵在了原地。

    和公公和怀夕都吓了一跳,“这是怎么了?”

    姜离正头皮发麻,一颗心也狂跳,只面上不显道:“听着公公所言,我在想今日施针娘娘是否会有不适。”

    和公公忽地笑了,“娘娘没说,那便定是没有,她可不是个忍得下的性子。”

    姜离扯了扯唇,又抬步往前,“那便好。”

    到了承天门,和公公原路返回,姜离拢着双手,脚步如风出了宫门门洞,怀夕几步小跑跟上来,“怎么了姑娘?”

    “我犯了大错。”姜离少见的懊恼不已,“那温中当归汤的方子里有一味干姜,偏偏皇后娘娘最不喜姜,往日用药之时,都要把干姜换成细辛,药效虽淡了些,但娘娘服用的舒泰,从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【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.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】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