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宇开霁: 50-60

您现在阅读的是老书摊文学www.laoshutan.com提供的《天宇开霁》 50-60(第19/21页)



    华瑶又质问道:“你怎么能辜负我的好意?”

    谢云潇前来侍疾,并非侍寝。他没有回应华瑶的话,只抚摸了她白里透红的脸颊。她滚烫得宛如一团火,有时还会抱着他打颤。

    她身在病中,神智混沌不清,也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地,闷头就往谢云潇怀里钻。

    谢云潇问她感觉如何,她咕咕哝哝地抱怨道:“刚才还没什么,现在我觉得好冷,像是在床上过冬了。”

    谢云潇自行宽衣解带,以身为她取暖,再拉起被子盖住他们二人。她暗暗心想,皇帝都喜欢传召宠妃随侍在侧,也是为了像她这样享受暖玉温香吧。

    华瑶轻轻叹了口气,谢云潇又问:“你在想什么?”

    华瑶如实说:“皇帝和宠妃。”

    谢云潇顺着她的意思问:“你是皇帝,我是宠妃?”

    “不,”华瑶斩钉截铁,“我会封你做皇后。”

    谢云潇心中莫名有些好笑。华瑶还问:“你有没有读过大梁朝第一任皇后的传记?”

    大梁朝的开国皇帝是女子。她武功鼎盛,性情豪迈,麾下有许多追随者。她揭竿起义,逐鹿群雄,最终称霸天下,引得万邦朝贺。

    正如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一般,她风流成性,身边美人如云。不过她的皇后形貌并不出挑,胜在贤惠贞烈。皇后愿意为女帝充盈后宫,屡次甄选十八岁的少女少男进宫侍奉。

    思及此,谢云潇心不在焉地撒谎:“史书繁浩,我记不太清。”

    华瑶向他坦白:“我告诉你一个高阳家的秘密。开国女帝的皇后并不贤惠。皇后有武功,也有自己的势力,他纠结了一帮同伙,密谋造反,但被女帝发现了,女帝亲手杀了他,写了一本代代相传的高阳家训。所以,高阳家的人,总是猜忌武功高手,我父皇一度想杀尽天下习武之人。因为武功高手往往自命不凡,不愿务农,不愿经商,还有可能开宗立派、集会结党,实在有碍高阳家千秋万代。”

    “除了杀人,应有别的法子,”谢云潇奉劝道,“大梁朝的北境正遇羌羯之乱,南境有倭寇之灾,皇帝杀人不留人,自毁根基,来日堪忧。”

    华瑶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谢云潇轻拍她的后背,安慰道:“你先睡吧,休养元气,别再胡思乱想了。”

    “你也和我一起睡吗?”华瑶又问,“你不怕被我传染新的病症吗?”

    谢云潇自然而然道:“我只怕你睡得不好。”

    华瑶愣了一愣。她的眼皮困得睁不开,就一手搂住他的腰身,酣然入梦。她的筋骨已被温香偎熨,肌体酥融,四肢百骸全然舒展,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忘记了自己的小鹦鹉枕。

    第60章 遥闻征客吹羌管 放肆!

    谢云潇侍疾三日, 华瑶渐渐痊愈了,京城的状况却是动荡不安。

    京城的南北街衢约有三万七千家住户,其中十之三四不幸染疫, 暴病身亡的百姓多达千余人, 死者通常七窍流血、面皮青紫, 形貌甚是可怖。往昔的太平繁华气象在短短数十日之内消失殆尽, 家住南北街衢的庶民屡屡惊惶嚎哭, 仿佛置身于死地。

    御药房从各省调派药材,其中大半供给了王公贵族。华瑶也分到了许多清热止血的草药。她把全部草药转交给汤沃雪, 利用兴庆宫周围空置的房屋, 大量收治身染疫病的贫民贱民。

    兴庆宫毗邻一条河道, 方圆百里之内,不乏贩夫走卒、渔民船工。

    众人把兴庆宫当成了投奔之所, 日日夜夜感念着华瑶的恩德。

    华瑶当然不敢居功。

    华瑶与方谨联名,先后向皇帝送出密信,祈求皇帝准许她们以朝廷的名义在兴庆宫周围施救病患。

    十天前,朝廷曾经传下命令,密传镇抚司、拱卫司、御林军彻查坊市的每门每户, 再把每一位病患送到京城郊外的营地。如此一来, 便能隔绝疫气,保护大多数尚未染病的平民百姓。

    然而, 城郊的营地疫气太重, 负责管理的官员纷纷病倒,营地的秩序也混乱起来。

    京城的疫病愈演愈烈, 平民百姓怨声载道,皇帝有意彰显皇族的德行,方谨和华瑶的奏折来得正是时候。

    皇帝立即降下一封诏书, 调派两百名官兵协理兴庆宫杂务、二十名太医专责救治病患、四名翰林院编修从旁辅佐,再令工部扩建兴庆宫附近的房屋、户部开仓赈济灾民、内阁统筹全局。而三公主与四公主代行皇族之责,监管上下官员一举一动。

    此令一出,民怨减轻。

    三公主、四公主乃是民间威望最高的两位皇族,姐妹二人才学渊博、文武兼备,在传闻中也都是体恤百姓的仁善之主。

    因此,兴庆宫周围的营地得以建立。数日之内,便收治了四千余人。

    方谨立即请旨加派官兵,而华瑶传令京城药铺,强征各家的药材。

    华瑶假借了二皇子晋明的名头。这一时之间,京城各大药商都在痛骂晋明,甚至扎了小人咒他。

    华瑶毁了兄长的名声,还假装无事发生。

    瘟疫也是天灾,能否度过危机,还要看天意如何,华瑶只能尽力而为。

    她督促户部、工部从外省运粮运药,再亲自带兵巡视营地,尤其关照妇女与儿童。

    她听从汤沃雪的建议,将营区分作“轻症、中症、重症”三大类,确保生者能吃饱穿暖、死者能在一个时辰内火化。

    起初,华瑶日日盯梢,营区还是有些混乱。后来她又向朝廷请命,招募了一群读过书的

    青年,营区的人手才勉强够用了。

    从早到晚,华瑶忙得脚不沾地,临近傍晚,才吃上一口热饭。

    时值深秋,月亮也染了白霜,枯败的芦苇乱如一蓬杂草。

    华瑶端着一碗饭,坐在一栋木屋之外,遥望不远处的河道波光如镜。

    兴庆宫位于偏僻之地,距离皇城十分遥远,此处的景致好似乡居一般幽静。

    华瑶的神思稍有放空。

    经历了战争和瘟疫,她的心境也有变化。

    她心中暗想,如果大多数民众都能安稳生活,吃饱穿暖,那就算得上太平盛世了。

    她慢慢地吃着晚膳,直到听见一个声音:“表妹?”

    华瑶抬头,见到了她的表哥朴月梭。

    朴月梭是翰林院编修,奉旨参与营地的建造,兼职记录官府的公务,偶尔还要撰写赋文,颂扬京城内外的好人好事。

    他的文辞一向典丽粹美,对仗秀整,意境隽雅而格高,能把一篇公文写得像是文曲星献词一般。

    正因为此,即便朴月梭的姑母是已故的淑妃,皇帝与淑妃也生了嫌隙,皇帝依然指派朴月梭就任翰林院编修一职,包括皇帝在内的王公贵族皆是十分欣赏朴月梭的文字功底。

    朴月梭来了营地好几天。他每天都能见到华瑶,强忍着不与她搭讪,她竟然也没来找他,仿佛早已忘记世间还有他这个人。

    朴月梭的同僚与他一起誊抄药方的时候,那同僚好死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【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.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】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